欢迎您进入北京同普绿洲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达标排放——环境治理的骗局?

文章更新:同普绿洲   更新时间:2019年03月11日   分享到:
更多

困惑:

为什么环保天天查,雾霾还迟迟不散?

听说排放标准又严格了,为啥我们没有感到改善?

我们已经举报了某某某厂排放毒气,为什么说检测没问题,让我们别瞎闹?

从事环保或关心环保的朋友常有上述疑问,也有亲戚朋友问我“你们干环保的一天天的到底干些啥?”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实现碧水、蓝天、净土有多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好意思,各大院所的环保科学们还在努力探索,我当然更不可能知道!

 

但近几年因工作原因,一直和不少排污单位有较深入接触,在此谈谈个人的一个较为痛心的感悟——达标排放将环境治理带入一个误区!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初先后经历了一系列严重的污染事件,为此陆续制定了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我国环境管理虽然起步晚,但有效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完善。

1973年由原国家建委、原国家计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是我国第一项环境保护标准

1979年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试行)发布实施

1987年我国第一部《大气污染防治法》发布实施

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989年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发布实施

1991年,共制修订14项行业和通用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如1983年发布实施的《锅炉烟尘排放标准》(GB/T3841-1983),1991年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1991

1992年《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中国可持续水污染防治的责任,完善水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体系。

1996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000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正案明确规定超标违法,这赋予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极高的法律地位,标准成为判断合法非法的界限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加大了制定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工作力度,对钢铁、煤炭、火力发电、农药、有色金属、建材、制药、石化、化工、石油天然气、机械、纺织印染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任务,增加行业型排放标准覆盖面,因此近几年新制定或修编的排放标准更是不胜枚举!

 

标准越来越全、越来越严,例如我国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基本接近甚至严于欧美的排放标准。

地方排放标准均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部分地区和城市实行的超低排放则更加严格。

 

排污企业为应对不断提升的排放标准,对末端的治理设施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升级改造,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以达到排放要求。企业很努力、环保管理人员很辛苦,但效果就是不明显,为什么?

 

1、企业是否真的达标排放?

几乎以监测结果作为环保唯一的考核指标,一份检测报告能决定企业是否能继续生产,它承担不起,以至于畸形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年先后在山西、河北等地出现严重的环境在线监测数据造假事件,社会影响恶劣,也揭示环境监测领域多年的顽疾,对在线检测监测数据进行篡改、设置监测上限等,让在线监测形同虚设。实验室检测数据造假更是一个黑洞,实验室检测分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两个部分。在哪里采样?采样方式是否准确?是否准确分析?全靠个人素养和自律。曾经见过一份检测报告,没有在其实验室CMA检测能力范围内的污染物,实验室也照样出了检测报告,盖了一个红红的CMA大章。此外也听说如果检测结果不合格业主就不付款的情况。CMA的作用和意义在利益面前还剩多少?

 

排放标准一提再提,实验室和检测仪器供应商在过去的几年应该贡献了不少力量!

 

2、我们的考核或关注的重点太过集中于末端有组织排放的达标排放,而忽略其他形式的排放。

 

(1)企业到底有多少排放口?

由于部分环保管理人员缺乏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的了解,对排放特征不清楚,曾经遇到过一个企业因反应釜工艺条件限制,需定期排放废气,在5楼楼顶安装了3根排放口管直排大气,每天排放一到两次,每次半小时,据说企业也正常生产了好几年,这些排放口没有纳入监管中,其产生的废气量每年多达数十吨。而被监测的排气筒排放量仅仅一两吨。

小排放口贡献大排放量的典型(图片来源于网络)

 

(2)无组织排放量有多少?

无组织排放的更加复杂,具有不定时、量化难的特点。某私营制药厂年使用丙酮多达300吨,废气采用活性炭处理,装填量不足200kg,无近两年更换记录,每年检测报告均合格,但现场废气基本处理未收集状态,大部分废气以无组织形式排放。该厂产值不足千万,员工50人,但其排放量却远远大于周边的大企业。

很多大企业真的很无辜,管理良好,排放量小,却被作为环保升级改造的重点对象,反而部分生产条件差,间断生产(偷偷生产)的小企业成为监控盲区。

小企业贡献大排放量的典型图片来源于网络)

 

 

3、治理的重点在哪?里?

某火电厂三台发电机组先后经过两轮升级改造,总计投入了高达7000多万的脱硫脱销除尘设施总算实现了粉尘5mg/m³,二氧化硫10 mg/m³,氮氧化物30 mg/m³的超低排放目标,成为火电升级改造环保示范工程。然而在堆煤场,卸煤区,一辆刚好路过柴油车扬起遮天蔽日的灰尘(用词有点夸张),这里的粉尘贡献有多大?是否该优先治理这些易治理且减排效果明显的污染源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4、源头和过程控制实施难

我们一直在强调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然而具体落实到排污单位时,困难重重。例如针对石化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LDAR)本身是一项很好的过程控制技术,在欧美成功实施了近30年,但我国经过不到5年后,最终也沦为编写检测报告,甚至是杜撰检测报告的工作。见过一份LDAR检测报告,一台仪器一天工作8小时检测四五千点,真想让他现场演示一下,看看什么操作水平这么牛。以至于环保管理部门也不相信什么过程控制,还是让排污企业上几套大型环保设施,心里踏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国在19928月制定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提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时,技术起点要高、尽量采用能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资金条件,加之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的制约,使得这一政策没有完全发挥作用。20048月审议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200512月出台《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2008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法规制度越来越完善,但是很遗憾,最后的清洁生产工作,又沦为了一份报告编制工作,部分企业依旧我行我素,未起到清洁生产引导效果。

 

 总结:

我国环保从政策到环保治理技术的研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排放标准、环评、清洁生产、可行技术、排污许可等,都已趋于完善,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流于形式现象普遍。

现在可以说已经进入到环境治理的深水区,如何有效的摸清企业或区域的污染排放底数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理是当下重点,而非过于强调达标排放。曾听一位专家说道“环境治理70%靠管理,30%靠治理”环境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很多将问题迎刃而解。经过多年的环境问题累积,现在企业面临的也是水、气、声、固等复合问题,需要从单纯的污染治理向环境管理转变,为企业或政府提供一体化环境管理服务必将成为未来环保企业发展的趋势。

此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中如有不妥或建议,欢迎大家和作者交流

 

作者:方伟,18510508157(微信同号)